麥克阿瑟論事奉神

 

約翰·麥克阿瑟(John F. MacArthur)(1939 – 2025)是美國著名的福音派牧師、神學家、作家和廣播節目主持人。他長達五十多年在加州太陽谷的「恩典社區教會」(Grace Community Church)擔任主任牧師,並透過其媒體事工「恩典至你」(Grace to You)將其釋經講道廣播至全球。他是當代改革宗( Calvinist)神學和釋經講道(Expository Preaching)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
 

麥克阿瑟是一位當代美國保守派福音派的巨人。透過他超過半個世紀的忠心的釋經講道、教育事工和大量著作,他深刻地影響了無數牧者、神學家和普通信徒,教導他們高舉聖經的權威、以認識基督為至寶,並過一個忠心順服僕人的生活。無論是備受尊敬還是引發爭議,他都是過去五十年裡無法被忽略的關鍵性人物。

 

以下我們會看看約翰麥克阿瑟對事奉神的教導。他強調神的至高主權、恩典教義,以及教會作為基督身體的實踐。他的觀點貫穿於其講道、書籍和講座中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神學體系。

 

他認為事奉神最關鍵的一是明白「主僕關係」(Master-Slave Relationship)。他指出信徒的身份是 “doulos”δοῦλος),即基督的「奴僕」或“bond-servant”(帶契約的僕人)。這一思想在其著作《奴隸:隱藏的屬靈身份》(“Slave: The Hidden Truth About Your Identity in Christ”)中得到深入闡述。麥克阿瑟強調,現代聖經譯本弱化了這一概念的重量,而聖經原意表明:信徒是基督用寶血買來的(林前6:19-20),因此事奉不是可選的活動,而是僕人對主人理所當然的順服。

 

一、事奉的動機是出於神聖恩典

 

麥克阿瑟的加爾文主義神學強調,事奉是人對神主動恩典的回應,而非換取救贖的手段。他對以弗所書 2:8-10 的講道詳細闡釋了這一觀點。他堅持第10節(「我們原是他的工作,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,為要叫我們行善」)必須與第8-9節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;這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;也不是出於行為」結合理解。他說「善行不是救恩的原因,而是救恩的結果;不是救恩的根,而是救恩的果;不是救恩的條件,而是救恩的後果。」任何為換取神恩典而做的事工,不僅無用,更是貶低了基督十架的完備性。真正的侍奉源於一顆被恩典震撼、充滿感恩的心。

 

二、事奉的方式是忠於神的話語

 

 麥克阿瑟是終止論者(認為神跡性恩賜已隨使時代結束),並堅持釋經講道。這深刻影響了他對「如何事奉」的看法。他的著作《以福音為恥:當教會向世界看齊》(“Ashamed of the Gospel: When the Church Becomes Like the World”)激烈批判了採用世俗方法(如娛樂性、心理學術語、營銷策略)吸引人群的事工模式。

 

他指出事奉神最主要的方式是忠實地傳講並順服神的話語。方法絕不能與信息相悖。他說「僕人的責任是忠心,而不是創新,不是按人的標準追求成功……而是忠於主人所吩咐的。」他認為牧者最忠心的事奉是逐節解經(提後 4:2);信徒最忠心的事奉則是認識並遵行神的話,在教會、家庭和職場中活出來。

 

三、事奉的實踐是在身體中運用恩賜

 

麥克阿瑟認為事奉具體體現在每個信徒運用聖靈所賜的恩賜上。這也是在他對哥林多前書12-14 章 和羅馬書 12:3-8 的注釋,以及他所寫的《教會的元首計劃》一書(“The Master's Plan for the Church”)看出來。他指出聖靈隨己意賜予每個信徒恩賜(如教導、服事、給予、憐憫、領導等),為要使地方教會得益處(哥林多前書 12:7)。忽視使用恩賜就是辜負神的恩典(彼得前書 4:10)。侍奉的主要場所是地方教會,會眾如同身體的各個部分,彼此依賴、缺一不可。

 

四、侍奉的衡量:質重於量

 

麥克阿瑟一貫強調:神看重的是忠心,而非可見的果效。他講解才幹的比喻(馬太福音25:14-30)和撒種的比喻(馬可福音 4:1-20)時指出,僕人受賞不是因賺取了多少,而是因對他們所受託的是否忠心。那賺二他連得的僕人和賺五他連得的同樣受稱讚,因兩人都「忠心」。「神不會為你沒有的恩賜、機會、資源或無法帶來的結果而追究你。祂要追究的是:你如何運用你所領受的。」事奉不是為了建立大事工或得人稱讚,而是默默、忠心地運用神所託付的一切資源、時間和能力,為榮耀神而做。

 

五、侍奉的心態:謙卑與舍己

 

麥克阿瑟認為真正的事奉需要治死驕傲和己意。這觀點可以從他對腓立比書 2:5-11「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」的系列講道,以及著作《耶穌所傳的福音》(“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”)看得很清楚。他說所有侍奉的榜樣是基督自己——他「虛己,取了奴僕的形象」。事奉本質上是kenotic(自我倒空)的。他認為,為求個人名譽、掌聲或被需要感而事奉,是對真事奉的玷污。忠心的僕人只履行職責,並視自己為「無用的僕人」(路加福音 17:10),將一切榮耀歸給主人。

 

六、事奉的獎賞:「做得好」的讚許

 

對麥克阿瑟而言,忠心事奉的終極動力是盼望永恆的獎賞和得主人的稱許。他認為救恩是白白的禮物,但獎賞是基於信徒生平的侍奉而得的「賞賜」(冠冕),而這些獎賞最終將被歸回給耶穌(啟示錄 4:10)。基督徒的盼望不是屬世的舒適,而是永恆的稱許。這「將來的恩典」使信徒能在苦難和默默無聞中持守忠心。目標就是聽到:「好,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,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,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;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。」(馬太福音 25:21

 

總結

 

麥克阿瑟而言,「事奉神」是基督徒全方位的責任與特權,根基在於其「基督奴僕」的身份。這種事奉:

 

動機是恩典,而非愧疚;

標準是忠心,而非結果;

榜樣是基督的虛己;

實踐是通過聖靈恩賜在地方教會中;

原則是符合聖經;

目的是榮耀神,而非人;

盼望在於得著主人「做得好」的讚許。

 

盼望我們都能效法麥克阿瑟這樣一生忠心事奉神,得主的稱許。

 

[回到目錄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