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靈的果子—仁愛
「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,就如姦淫、污穢、邪蕩、拜偶像、邪術、仇恨、爭競、忌恨、惱怒、結黨、紛爭、異端、嫉妒、醉酒、荒宴等類。我從前告訴你們,現在又告訴你們,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。聖靈所結的果子,就是仁愛、喜樂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。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。」(加5:19-23)
聖經告訴我們,信了主的人有聖靈內住,這聖靈能幫助信徒結出成聖的果子。然而,信主的人同時也有情慾,這情慾又稱為「罪性」。聖經說情慾常與聖靈相爭。所以我們也要小心,免得犯罪。基督徒也會犯罪。
明白這真理的人,應學習多點體恤犯罪的人。他們若沒有聖靈,他們仍是罪的奴僕,不能不犯罪。若他們有了聖靈,他們也要時刻與情慾相爭,這個內心爭戰的痛苦又有誰知道呢?「我真是苦啊!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?」(羅7:24)。我們當然不是不可以指出別人的過錯及勸他們悔改,但我們該用柔和的話引導他們認錯,不是用高一人等,或「我比你聖潔」的心態語氣去評論他們。我們應多點忍耐,正如神忍耐我們一樣。其實自己也有罪性及會犯罪,基督徒也要學習彼此包容、體恤及忍耐。
聖經告訴我們,如要得勝情慾或罪惡,我們必須倚靠聖靈。沒有聖靈的能力,我們不能靠自己勝過罪。然而,聖靈不只是一種能力,祂是住在我們裡面的生命力。像一棵有生活力的植物,是會生長、成熟及結出果子。
此外,我們要注意,不是聖靈有九個果子,而是一個果子九種的特質。這九種特質是每一個基督徒必須有的,不能只學習自己喜好的那幾樣而忽略其他。某些聖靈的特質在我們身上可能比較明顯,某些聖靈的特質則未夠成熟,但這並不表示基督徒完全沒有那些特質,因為聖靈果子的特質是一個整體的。
現在讓我們思想聖靈果子的第一個特質—仁愛。
聖經多處經文都指出,愛是最重要的。在舊約時代,神頒布十誡給以色列人,表面上看只是一些可以作不可以作的規條,實則都是愛神愛人的道理:「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」(提前1:5)
;「因為愛人的,就完全了律法。」(羅13:8);「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。」(加5:14)。
十誡首四誡是關於愛神,後六誡則是關於愛人。有一次,一位律法師問主耶穌律法上的誡命那一條是最大。主耶穌回答說:「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愛主─你的神。這是誡命中的第一,且是最大的。其次也相倣,就是要愛人如己。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。」(太22:37-40)。馬可福音說:「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。」(可12:31)。
雅各說愛人如己是「至尊的律法」(雅2:8)。
保羅教導哥林多信徒要追求愛,並指出愛是「最妙之道」。(林前12:31)。他在林前13章說:「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,並天使的話語,卻沒有愛,我就成了鳴的鑼,響的鈸一般。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,也明白各樣的奧祕,各樣的知識,而且有全備的信,叫我能夠移山,卻沒有愛,我就算不得甚麼。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,又捨己身叫人焚燒,卻沒有愛,仍然於我無益。」(林前13:1)。保羅指出,無論我們擁有最高的知識,最特殊的恩賜,最全備的信心,最偉大的能力,最徹底的奉獻及犧牲,若果沒有愛,就算不得甚麼。「我就算不得甚麼」英文翻譯是‘I
am nothing’。若沒有愛,我們就是nothing!最後,保羅的結論就是「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這三樣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」(林前13:13)。
愛,確實是聖經中最重要的一個屬靈特質。
聖經教導我們要愛三類人:教會的弟兄姊妹、不信者及你的仇敵。
1.
教會的肢體
「彼此相愛」是一個新約的概念,因為教會是在新約才出現。「彼此相信」這個詞在新約共出現15次,主耶穌說了5次,保羅書信說了4次,約翰書信說了6次。
「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;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。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」(約13:34-35)
「你們要彼此相愛,像我愛你們一樣;這就是我的命令。」(約15:12)
「我這樣吩咐你們,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。」(約15:17)
「凡事都不可虧欠人,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;因為愛人的,就完全了律法。」(羅13:8)
「論到弟兄們相愛,不用人寫信給你們;因為你們自己蒙了神的教訓,叫你們彼此相愛。」(帖前4:9)
「親愛的弟兄啊,神既是這樣愛我們,我們也當彼此相愛。從來沒有人見過神,我們若彼此相愛,神就住在我們裡面,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。」(約一4:11-12)
從以上的經文我們注意到以下幾點:
彼此相愛是一個命令,屬主的人是必須遵守。
相愛是彼此的,是雙方的,不是單方面。
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,是自己覺得在愛心上虧欠人,不是計算人虧欠你多少。若每個人來到教會裡,都覺得自己愛人不夠,所以想來償還所欠的,這個教會已經是一個小天堂。若每一個人來到教會裡,都是抱怨別人對自己不夠愛,每一個人都像欠了你,這個教會就充滿怨氣和失望。
我們要謙卑,承認自己是可惡的罪人,並不配得人這些愛我們,也不配神愛我們。若你有明白這點,你就能體會你所有的就已經是恩典了。
我們服侍人的不用期望人用愛回報你,否則可能會失望灰心,很容易會導致放棄事奉。保羅在殉道之前說:「我初次申訴,沒有人前來幫助,竟都離棄我;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。惟有主站在我旁邊,加給我力量,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,叫外邦人都聽見;我也從獅子口裡被救出來。」(提後4:16-17)。保羅沒有因為人離棄他而放棄事奉主,真正愛主及明白事奉的人也是如此。《竭誠為主》的作者章伯斯說:
保羅事奉的根源不是愛人,乃是愛主。我們若獻身人類的幸福努力,很快就會心碎而倒退,因為人忘恩負義,比狗更加厲害。但若動機是出於愛神,那麼怎樣冷酷無情也不能阻攔我們的服侍。
神的僕人倪柝聲也是如此態度事奉主:
讓我愛而不受感戴,讓我事而不受賞賜;
讓我盡力而不被人記,讓我受苦而不被人睹。
只知傾酒不知飲酒,只想擘餅不想留餅;
倒出生命來使人得幸福,捨棄安寧來使人得舒服。
不受體恤,不受眷顧;不受推崇,不受安撫;
寧可淒涼,寧可孤苦;寧可無告,寧可被負。
願意以血淚作為冠冕的代價,
願意受虧損來度旅客的生涯;
因為當你活在這裡時,你也是如此過日子。
欣然忍受一切的損失,好使近你的人得安適。
我今不知前途究有多遠,這條道路一去就不再還原;
所以讓我學習你那樣的完全,時常被人辜負心不生怨。
求你在這慘淡時期之內,擦乾我一切暗中的眼淚;
學習知道你是我的安慰,並求別人喜悅以度此歲。
基督徒都有情慾,都有缺點、軟弱甚至罪惡,但我們都有同一聖靈,同一位天父,我們都是神的兒女,都是屬靈的弟兄姊妹,神家裡的一分子。我們要用主的愛彼此接納、包容、信任、饒恕。
「並要以恩慈相待,存憐憫的心,彼此饒恕,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。」(弗4:32)
「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包容,彼此饒恕;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。」(西3:11)
2.
愛不信的人
「所以,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」(太28:19)。主要門徒對「萬民」傳福音,使他們作祂的門徒。神是心意不只是以色列人,也是所有還未信主的外邦人。
「我在基督裡說真話,並不謊言,有我良心被聖靈感動,給我作見證;我是大有憂愁,心裡時常傷痛;為我弟兄,我骨肉之親,就是自己被咒詛,與基督分離,我也願意。」(羅9:1-3)。保羅向自己同胞傳福音,但他們卻不接受,悲從中來,就說了以上的話,為了他未信的「骨肉之親」,寧願自己滅亡也願意!
戴德生(Hudson
Taylor)是十九世紀到中國內地傳福音的英國宣教士,他說:
我若有千磅英金,中國可以全數支取;我若有千條性命,絕對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。不,不是為中國,是為基督。
一個外國人願意為中國人獻出一切,甚至捨命,我們身為華人有沒有對自己同胞如此大的愛心?我們有否感到汗顏?
我們曾經是不信,將要滅亡的人,但神憐憫我們,差派祂的使者向我們傳福音,使我們能得著赦免及永生。我們不應該盡力將神的愛分享及其他不信的人嗎?我們是這樣自私把救恩留守嗎?
求神賜給我們愛傳福音及愛人靈魂的心!
3.
愛仇敵
「你們聽見有話說:當愛你的鄰舍,恨你的仇敵。只是我告訴你們,要愛你們的仇敵,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。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;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給義人,也給不義的人。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,有什麼賞賜呢?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?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,比人有什麼長處呢?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?所以,你們要完全,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。」(太5:43-48)
從以上經文,我們注意到:
若只單愛那愛你的人,你沒有賞賜。回想一生我們愛過多少人,付出多少愛心的勞苦,但我們只愛那些值得我們愛的人,卻拒絕愛那些不值得我們愛的人,聖經說我們也沒有賞賜,神都不算數。這是一個何等嚴肅的警告!
愛那些愛我們的人,這是最容易的,連不信、沒有神生命的人也能做到。愛仇敵則是最難做到,因為這是違反人的天性、常理及情感,但這也是神最獨特最寶貴的屬性:愛不配的罪人。
「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,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。為義人死,是少有的;為仁人死、或者有敢做的。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」(羅5:6-8)
我們要是追求完全,像天父那樣完全。我們不是要僅僅及格。若你能愛你的仇敵,你就最像你的天父。做不到不要緊,我們要一生不斷學習,在失敗中不斷進步,但不肯學是另一回事,是不順服,神將來要審判。
最後要提及的,就是我們愛人的真正動機。我們愛人,因為我們先得著了神的愛:
「我們愛,因為神先愛我們。」(約一4:19)
「不是我們愛神,乃是神愛我們,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,這就是愛了。」(約一4:10)
盼望我們每一個已經得著及享愛過主愛的人,都願意用神的愛去愛人,包括主內的人,不信的人及你的仇敵。不是因為他們配的,正如你也不是值得神的愛,而是因為神的一個最獨特的性情,就是愛不配的罪人。我們作為神的兒女也當如此彰顯神的慈愛及榮耀。這是我們當盡的本份。